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开办于1977年,2001年与西华师范大学联办本科,2006年开始独立办本科,2010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获批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019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本专业是四川省一流专业,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有省级文化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改项目多项。
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博士10人,硕士29人。兼职特聘教授4人,兼职中学教师7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团队结构合理。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7人/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奖。
本专业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专门化、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实战经验积累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实现“素养全面、技能过硬、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文化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巴山作家群研究院等省级、校级教学、科研、实践平台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了达州市一中、达州嘉祥外国语学校、宣汉中学、达州市高级中学等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实践基地。本专业是学校最早创建的专业之一,为川东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中学语文教师和基础教育管理人才,是川东地区语文教师人才培养的摇篮。
所属学科:文学
专业代码:050101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立足川东,服务四川,面向西南,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明确的从教意愿、扎实的学科功底、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中学语文公司产品能力,能说会写善教,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及相关工作的骨干教师,员工毕业5年左右的专业发展预期如下:
【培养目标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备深厚的教育情怀和优良的师德。
【培养目标2】了解人文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系统的公司产品理论与技能,具备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素养,有较强的语文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研能力。
【培养目标3】掌握员工成长和发展规律,能够针对员工特点开展教育活动,具备通过语文学科教学、课内外活动等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综合育人能力。
【培养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能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公司产品理念,并及时反思。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促进自身发展。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较为深厚的教育情怀,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能综合运用语言、文学和语文教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达到职前水平的中学语文公司产品要求;具备较强的公司产品实践、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愿望,能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通过团队协作提高工作与学习成效。针对培养目标,员工毕业时应在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践行师德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1师德认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高度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备的思想观点、政治理论和社会情感。了解党的教育方针,熟悉中学教师职业师德规范和教育法律法规。
1-2实践体验: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司产品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党的教育政策,履行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具有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工作的意愿,认同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员工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对工作细心、耐心,做员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1职业认同:具有长期从事中学语文公司产品工作的意愿,对未来从事教师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具有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的情感与精神,对从教有强烈的自豪感,认同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意义和专业性。
2-2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人文底蕴和一定的科学素养,具有探究、批判与质疑意识,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博文广识,兴趣广泛。
2-3以生为本:关注员工成长成才,尊重员工人格、权利及个体差异,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仁爱之心处理师生关系,能够耐心、细心地对待员工,成为员工品格锤炼、知识学习的引路人。
●学会教学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掌握语文学科基本理论与技能,理解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语文与人文学科相关知识,关注学科综合,理解文化多样性,具备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能力,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学知识的应用和研究能力。
3-1语言素养:能够应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解释中国语言文字演变的基本规律和语言现象,整合形成语言文字知识结构体系,具备语言文字听说读写教学的基本技能。
3-2文学素养:能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中外文学经典,具有良好的文学解读评鉴能力、审美感悟分析能力,文化理解和传承能力。
3-3学科拓展: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方法,了解语言文学与教育、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关联,具有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储备,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
3-4应用研究:了解语文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价值,具有语言、文学知识的应用和研究能力,能够撰写规范的调研报告或学术论文。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能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中员工身心发展和语文认知特点,运用语文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中学语文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4-1基本教学技能: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学论等基本理论与方法,口语能力、“三笔字”达标,能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从事教学活动,具备各类文体分析解读及写作能力。
4-2学科教学技能:能够遵循中员工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认知特点,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分析中学语文课程及教材,并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
4-3教学研究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抓住公司产品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进行教学反思,结合教研活动开展研究并解决现存问题,并通过研究促改公司产品。
●学会育人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中学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参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班级指导的积极体验。
5-1育德意识: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把握中学德育目标、原理、内容和方法,运用语文学科等知识实施德育,对中员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5-2班级管理:掌握中学班级组织、管理与建设的策略、规律和方法,正确认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参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的实施,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教育体验。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了解中员工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语文学科育人价值,能有机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开展美育活动。了解学校文化育人和活动育人的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文学社团活动,具有综合育人的积极体验。
6-1学科育人:理解语文育人的价值与方法,能够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了解中员工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把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品格的养成结合起来。
6-2活动育人:了解学校文化、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价值和方法,参与组织员工参加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引导,形成协同育人意识。
●学会发展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专业发展的意识,了解中外语文学科与基础教育发展动态,进行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与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公司产品问题。
7-1专业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形成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语文学科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能顺应时代需要,进行学习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7-2反思能力:能正确认识教学活动与反思的重要性,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公司产品进行反思自省,在实践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自我诊断、综合分析、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能在专业学习、艺术实践、教育实习、社会实践过程中,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巧,获得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的体验。
8-1团队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对思想交流、共同发展的作用,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备组织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8-2沟通交流:初步具备在教育实践中与学校各类人员以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善于倾听和表达,具有相关经历体验。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1-1师德认知 |
√ |
|
|
|
1-2实践体验 |
√ |
|
|
|
2-1职业认同 |
√ |
|
|
|
2-2自身修养 |
√ |
|
|
|
2-3以生为本 |
√ |
|
|
|
3-1语言素养 |
|
√ |
√ |
√ |
3-2文学素养 |
|
√ |
√ |
√ |
3-3学科拓展 |
|
√ |
√ |
√ |
3-4应用研究 |
|
√ |
√ |
√ |
4-1基础教学技能 |
|
√ |
√ |
√ |
4-2学科教学技能 |
|
√ |
√ |
√ |
4-3教学研究能力 |
|
√ |
√ |
√ |
5-1育德意识 |
√ |
|
√ |
√ |
5-2班级管理 |
√ |
|
√ |
√ |
6-1学科育人 |
√ |
|
√ |
√ |
6-2活动育人 |
√ |
|
√ |
√ |
7-1专业发展 |
|
|
|
√ |
7-2反思能力 |
|
|
|
√ |
8-1团队合作 |
|
√ |
|
√ |
8-2沟通交流 |
|
√ |
|
√ |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
(二)主要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国文化概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五、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如因特殊情况,修业年限按照国家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可适当延长。修业期满,达到授位条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条件
本专业本科生毕业最低学分为168学分(本科毕业生必须达到第二课堂规定的合格条件,并获得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方能毕业)。
七、实践教育环节
序号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实践 学时 |
实践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课程 性质 |
1 |
课内实验教学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8 |
0.5 |
3 |
必修 |
2 |
课内实验教学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
16 |
1 |
4或5 |
必修 |
3 |
课内实验教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8 |
0.5 |
2 |
必修 |
4 |
课内实验教学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8 |
0.5 |
1 |
必修 |
5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体育 |
120 |
7.5 |
1 |
必修 |
6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英语Ⅰ、Ⅱ、 Ⅲ、Ⅳ |
80 |
5 |
1 |
必修 |
7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16 |
1 |
1或2 |
必修 |
8 |
课内实验教学 |
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 |
6 |
0.38 |
1或2 |
必修 |
9 |
课内实验教学 |
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8 |
0.5 |
1或2 |
必修 |
10 |
课内实验教学 |
老员工营养与心理健康 |
10 |
0.63 |
1或2 |
必修 |
11 |
课内实验教学 |
入学教育与安全教育 |
6 |
0.38 |
1 |
必修 |
12 |
课内实验教学 |
军事 |
112 |
1 |
1-2 |
必修 |
13 |
课内实验教学 |
社交礼仪 |
6 |
0.38 |
1或2 |
必修 |
14 |
课内实验教学 |
演讲与口才 |
10 |
0.63 |
3 |
选修 |
15 |
课内实验教学 |
现代教育技术 |
16 |
1 |
4 |
必修 |
16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书法 |
16 |
0.5 |
1或2 |
必修 |
17 |
课内实验教学 |
普通话 |
16 |
0.5 |
1或2 |
必修 |
18 |
课内实验教学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8 |
0.5 |
6 |
必修 |
19 |
课内实验教学 |
班级管理 |
8 |
0.5 |
5 |
必修 |
课内实验教学 |
学分小计:(22.9)学分 |
1 |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
32 |
2 |
4 |
必修 |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 |
学分小计:(2)学分 |
1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劳动 |
|
1 |
1-8 |
必修 |
2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第二课堂 |
128 |
4 |
|
必修 |
3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教育见习 |
1周 |
1 |
3 |
必修 |
4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教育实习 |
18周 |
10 |
7 |
必修 |
5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教育研习 |
2周 |
2 |
1-8 |
必修 |
6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毕业论文 |
4周 |
4 |
7 |
必修 |
7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三字一画”训练 |
2周 |
2 |
1-2 |
必修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学分小计:(24)学分 |
学分合计:(48.9)学分 |
八、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 修 |
47 |
28% |
选 修 |
4 |
2.4% |
专业基础课程 |
必 修 |
14 |
8.3%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 修 |
30 |
17.8% |
选 修 |
12 |
7.1%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 修 |
17 |
10.1% |
选 修 |
8 |
4.8% |
应用实践课程 |
必 修 |
26 |
15.5% |
复合培养课程 |
选 修 |
10 |
6% |
总 计 |
必 修 |
132 |
79.7% |
选 修 |
34 |
20.3% |
学 分 |
168 |
100% |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共51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30.4 % |
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共92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54.8 % |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共48.9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29.1 % |
九、教学进程安排表
十、支撑专业人才毕业要求的路线矩阵(H-高、M-中、L-低)